母親節的由來:2010年5月9日第19週
正式將母親節視為一紀念人類母親的時刻,始於美國的安娜賈維思女士(1864-1948)的倡導。安娜女士終生未婚,與她母親安娜麗絲賈維思女士的感情至深。她母親是一個牧師的女兒,在所住的小鎮的安得魯衛理教會教了二十年的主日學。
安娜女士成長後留在家鄉教書,照顧母親與失明的姊姊愛爾西諾。她參與禁酒、女性投票參政權運動,並活躍於當地的衛理教會活動中。 1905年的五月,安娜的母親去世於費城。兩年後,安娜說服她母親所屬的衛理教會,在她母親去世兩週年時(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她舉行一個紀念儀式。儀式中,會場以安娜母親最喜愛的白色康乃馨佈置用以代表母愛的甜美、純潔與永恆。演變至今,母親節的花朵改以紅色康乃馨代表,而白色康乃馨則代表母親已去世。之後,安娜更與她的朋友展開一個投書運動,尋求當時有影響力的部會首長、商人、國會議員的支持,訂定一個全國性的母親節日。這個運動的目的之一是想將她對母親的懷念擴及為對所有母親的敬意,希望所有人能在母親在世時即時表達她們對母親的愛與敬意,並藉此加強家庭成員間的情感關係。另外一個目的則是成立一個屬於女性的節日,特別是對女性作為母親這個身分對家庭貢獻應受的重視。這個目的背後還有一段關於安娜母親的小故事:1878年當安娜只是十二歲的小女孩,在教會主日學聽母親講述聖經中母親的故事:「我盼望並祈禱有一天會有一個紀念母親的節日。」老安娜說:「我們有許多以男人為對象的節日,卻沒有一個獻給母親的節日。」。
經過安娜的努力,1914年五月八日,國會通過附議案指定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美國的母親節日。
值得一提的是,安娜作為提倡母親節的創始人,卻窮其晚年阻止她曾熱烈倡導而實現的節日。因為在她眼裡,母親節原初的意義已經被商業化的慶祝活動所抹滅。1923年,安娜提起控訴認為母親節的意義不再應該被廢止。她甚至因為阻撓一個為戰爭籌款的母親節義賣會而被捕,義賣會上所販售的正是安娜母親喜愛的白色康乃馨。在她去世前,安娜對一個記者說她非常後悔她為這個節日催生,並強烈的抗議:「這不是我當初倡議母親節的目的,我期望的是一個感性緬懷的日子而不是一個利益滿足的時刻。」而在她當時說話的療養院房間裡,每年的母親節都湧進來自世界各地的卡片。
轉貼:嘉義聖教會週報